本報記者賈麗
日前有報道稱,華為將發布一款直接對標ChatGPT的多模態大模型產品,名為“盤古Chat”。預計華為盤古Chat將在今年7月7日舉行的華為云開發者大會上對外發布以及內測,產品主要面向政企端客戶。
但6月6日華為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此次云開發者大會上,華為不會發布“盤古Chat”。以后是否會推出相關產品尚不明確,但不對標ChatGPT。目前華為依舊在大模型上加強研發。
已在多工業領域應用
據天眼查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于近期申請注冊了兩個“HUAWEINETGPT”商標,國際分類為科學儀器、網站服務,當前商標狀態為申請中。其中,華為圍繞“盤古”、“PANGU”申請的商標已經多到47個,其中24個已經注冊。
據悉,盤古大模型于2020年11月份在華為云內部正式立項,此后便開始緊鑼密鼓地開發測試。2021年4月份,盤古大模型正式對外發布。一年后,該模型升級到2.0,華為也發布了層次化開發方案,要打造工業級盤古大模型。華為內部稱,每年大模型訓練調用GPU(圖形處理器)/TPU(張量處理器)卡超過4000片,3年的大模型算力成本高達9.6億元。
華為云MVP馬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華為盤古通用大模型的發布時間和發布地點都是高度機密,但華為云開發者大會上的內容會非常豐富且涉及人工智能大模型?!?/p>
他向記者透露:“目前盤古大模型逐步走向應用階段,已經可以實現全鏈路監控,華為在其工廠生產環節建立了智能制造中心,利用數據分析技術改善供應鏈和生產過程,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同時,華為將盤古大模型應用于制造設備和生產線監控中,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技術預測設備故障,提前進行維護,避免生產中斷和生產效率下降。另外,基于盤古大模型,華為建立了產品質量分析系統,通過對產品設計、生產過程和質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提升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p>
據接近華為的人士稱,盤古大模型包括多模態大模型、語音大模型等,其更加聚焦于工業端的應用,已融入煤礦、氣象、金融等多個行業。目前,盤古大模型已經在100多個行業場景完成驗證,華為的盤古藥物分析大模型、礦山大模型、氣象大模型、海浪大模型等均已亮相。
多家公司入局生態鏈
因具有超強泛化能力,盤古大模型已推動AI行業落地。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已經入局華為盤古大模型生態鏈。
拓維信息在投資者平臺上表示,盤古大模型對標的是GPT-3模型,其主要特點是泛用性,支持對多樣化的下游任務進行賦能。目前盤古大模型已經應用于科學計算、氣象、物流、工業質檢等領域,未來在交通、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均有應用機會。目前,公司主要聚焦盤古大模型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后續將結合行業客戶的需求,推出相應的行業發行版。佳華科技在投資者平臺上稱,公司與華為在EI智能體圖像及視頻識別算法等領域有業務往來。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盤古大模型相關概念股主要分布在四個環節,分別是算力、硬件配件、基礎軟件和應用落地。其中,基礎軟件具體包括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應用落地包括工業軟件、辦公軟件等。
盡管部分上市公司并未直接披露與華為盤古大模型的合作,但也有公司公開了其與盤古大模型重要技術支撐平臺系統鴻蒙、昇騰及鯤鵬的關聯與合作意愿。目前,廣電運通、四川長虹等均為昇騰硬件的合作伙伴。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認為,華為盤古大模型的優勢在算力自主可控,且該模型有望成為國內領先的大模型。此外,華為與產業鏈廠商也將在商業模式、生態建設、數據反哺等方面展開更多合作。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