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專業機構投資者
持股比例不斷上升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措施的實施,包括公私募股權基金、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銀行金融管理、保險基金等專業機構的投資正在增長。
根據華西證券的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專業機構投資者和外資頭寸在流通市值中的比例已從2017年初的15.8%提高到25.26%左右。在專業機構投資者中,公募基金持有的流通股市值占7.99%。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確認為,在a股投資者結構不斷改善后,投資者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可能更加理性,預計整體市場波動水平將趨同。同時,隨著機構投資者話語權的逐步提高,投資者挖掘高質量目標的整體能力有望提高,高質量公司被明顯低估的現象可能會減少。此外,a股從“散戶市場”向“機構市場”轉變后,市場定價能力有望提高,這將提高a股對海外公司和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公募基金產品總數超過1萬件,總管理規模達到26.03萬億元。與2012年底的1174件和2.8萬億元相比,數量和規模都有了很大的飛躍。
“這意味著個人投資者的財務管理概念逐漸改變,傾向于交給專業機構進行投資管理?!毙袠I專家表示,專業機構投資者的穩步增長將進一步提高市場定價的有效性,優化資源配置,減少市場波動,挖掘市場價值。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開放的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積極拓展在中國的業務。數據顯示,自2014年滬港通與2016年深港通開通以來,外資持有的a股市值從2014年第二季度的0.34萬億元上升到2023年第一季度末的3.49萬億元,近十年增長了9倍。
促進市場風格
向價值投資、長期投資轉變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a股市場機構投資者比例的增加是大勢所趨,將推動市場風格向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轉變。
建信基金總裁張俊紅認為,在綜合注冊制度下,上市公司越來越多。許多上市公司來自科技前沿領域,業務模式相對新穎,對投資者的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投資者的優勢更加突出,長期投資將成為主流,這將推動公司股價回歸企業的中長期基本面。
國泰基金總經理周向勇認為,公募基金只有踐行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理念,才能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為實體經濟提供安全穩定的融資環境。
這也對機構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適者生存市場生態逐漸形成,缺乏專業能力投資者利潤可能性下降,投資價值發現更深入,投資決策更專業,風險定價更合理的專業機構將迎來“發展之春”。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