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關注日|胃癌的治療,您了解多少?
為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支持胃癌防治工作,踐行“健康中國2030”規劃,自2019年起,我國確定每年11月29日為“胃癌關愛日”,促進胃癌疾病的知識普及教育,增強胃癌早篩查、早診治的意識,提高全國人民健康水平。
胃癌(gastriccancer)是原發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絕大多數為腺癌。2020年全球胃癌新發病例約108.9萬例,居惡性腫瘤發病人數的第5位,中國約占43.9%;全球因胃癌死亡病例約76.9萬例,其中48.6%死亡病例發生在中國。
我國胃癌發病率僅次于肺癌居第2位,5年總體生存率僅為35.1%。近年來隨著胃鏡檢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提高,胃癌在性別、年齡上,男性多于女性,55-70歲為高發年齡段。在發病地域方面,我國以青海、寧夏、甘肅等省最多,其次為江蘇、浙江、福建、上海等沿海省市(如圖)。
胃癌
胃癌的治療方法主要有手術、放化療和中藥治療等,適應手術、放化療的患者,這些治療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近年來,中醫藥在胃癌治療中取得了較好成效,展現出了良好前景,尤其在緩解臨床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方面發揮了中醫藥的特色。
西黃膠囊源于清代名醫王洪緒研制的“犀黃丸”,由體外培育牛黃、人工麝香、醋乳香、醋沒藥4味中藥組成,具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和清熱解毒的功效,,從古至今已有280余年的應用。根據相關研究表明[1] ,西黃膠囊主要是通過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以及抗腫瘤新生血管生長等機制達到抗腫瘤效果,西黃膠囊聯合替吉奧和奧沙利鉑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生存率,臨床療效佳且安全性高,可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本指南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華醫學會提出)
指南推薦[2]:西黃丸/膠囊(共識建議)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2次。主要成分為牛黃、人工麝香、醋乳香、醋沒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可用于癌痛。
參考文獻:
[1] 朱小鵬,唐昃,胡鵬,等. 西黃膠囊輔助奧沙利鉑、替吉奧化療治療晚期胃癌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2016( 3) : 321-323.
[2]《胃癌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2023版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所刊載信息,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文所涉及的信息、數據和分析均來自公開渠道,如有任何不實之處、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大眾商報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互聯網新聞相關服務。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
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